
阿里巴巴这份公告,传递了哪些信号?
文章来源:金谷华夏基金公众号发布时间:2022-07-27
阿里今早发布相关公告,申请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中概股在美环境日趋复杂,阿里的这一决定,代表着中概股的大趋势。
阿里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表示,增加香港同时作为第一上市地,以此让更广泛多元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国和亚太其他地区的阿里巴巴数字生态参与者,能共享阿里巴巴的成长和未来。
阿里巴巴同时强调,将继续致力于保持香港、纽约两地上市地位。
2019年,阿里已经在香港实现二次上市,但纽约仍为主要上市地,港交所交易的仍然是阿里的存托凭证,阿里在法律意义上仍然并非真正的“港股”。
一旦阿里巴巴转为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阿里将成为法律意义上的港股,香港市场将有独立的定价权。与此同时,阿里也将符合“港股通”的条件,从而成为内地资金更直接的投资标的。
借力中概股回流,港交所地位凸显
香港是全球公认的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2018年港交所改革后,允许“同股不同权”的股票在港上市。
从2019年起,香港主板市场IPO规模连续三年超过3000亿港元,一度成为全球证券市场中的“融资王”。
然而,相较融资,港股市场在交易层面则比较疲软。港股日成交额长年仅在一千亿港元左右,而美股平均日交易额能达到5000亿美元,港股只是美股的零头。这中间原因很多,有人单纯认为是由于香港市场的金融流动性不足,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之一是缺少足够多的优秀标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股市就象电商,没有足够多的卖家就不会有足够多的买家,所以,类似阿里这样的新股在港交所上市,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作为营收和市值规模最大的在美上市中概股,阿里一直备受全球投资者关注,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之后,更多海外投资者将会把阿里持仓转移到香港,进一步加大在港布局力度,从而给香港市场带来流动性活水。
有财经分析人士指出,阿里实现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之后,或将带动更多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作出类似选择。更多优质标的的出现,将进一步提振香港股市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国际资金流入香港,形成好股票和大资金之间的良性循环。
香港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特殊战略价值
“长期打算、充分利用”曾是对港工作的一贯方针。香港一直是联系内地和世界的一座桥梁,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给中国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带来很大帮助。
时至今日,香港对中国,仍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战略价值。
香港是自由港,国际资金可以自由往来香港,是资金进入中国内地天然的桥头堡。中国内地目前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最多的经济体,大部分的FDI并非直接进入内地,而是经过香港这一通道。2020年,中国内地的FDI中,超过70%都来自香港特区。
香港独特的法律和金融体系,和纽约、伦敦市场可以无缝衔接,天然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内地企业如果想要获得境外融资,香港是最便捷的通道。
港交所虽然地处香港,但近年来在港交所募资的公司,绝大多数是内地背景。2020年和2021年,内地背景企业占到港交所募资金额的99%和98%,港交所事实上已经成为主要为内地企业募资服务的平台。目前,在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中,内地背景企业占比同样超过七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港股已经成为整个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今年适逢香港回归25周年。回归25年来,香港和内地的联系日益紧密。随着相关法律和选举制度的完善,香港政治环境更趋稳定,内地和香港的合作更趋深化。
在新形势下,内地企业在港上市,不仅可以可以充分利用全球资金和资源,又可以因其背靠内地的特点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阿里巴巴一直有香港情结。2007年,阿里巴巴B2B在香港上市。2014年整体上市时,香港也是阿里优先考虑的第一上市地。
虽然在2014年的监管条件下,香港错失阿里巴巴,但张勇今天仍然强调,香港是阿里巴巴全球化战略的起点。
随着阿里实现香港纽约双重第一上市,香港在阿里巴巴的战略版图中,无疑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香港市场,与阿里巴巴这家最具代表性的中概股,实现了一场“双向奔赴”。
利用全球资本,发展中国经济
在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创下了当年美股最大的IPO记录。
可不要小看这个最大的IPO名头,这个宣传对于国外投资人可以说是中国的巨大广告。
此前,中概股赴美上市的历史已经超过20年,但在阿里之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体量相对较小,在业务模式上也缺乏创新。阿里巴巴的出现,让美股投资人看到中国互联网公司在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上的创新能力,进一步认识到中国超大市场的投资潜力。
2014年之后,中国内地的FDI规模持续增长,并在202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大量的境外投资基金也加大在华投资力度,加速了生物制药、新能源等诸多领域初创企业的发展。
当前,全球市场经历震荡,中概股也面临市场波动和监管压力。但中国决策层的态度始终一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外上市,中美两国的监管部门也在就相关问题保持沟通。
放眼世界,真正崛起的国家,从来是有自信打开国门、海纳百川的。最近一段时间,全球化似乎出现退潮,保护主义在不少地方兴起,但中国政府仍然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利用全球资金和资源发展中国,这是中国坚定的政策选择。中概股加强在香港的布局,也并不意味着它们要退出美国市场。
阿里巴巴方面强调,将致力于保持纽约、香港两地上市的地位。阿里的选择将成为更多中概股的选择。
中概股做这样的选择,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它们可以继续享受全球化的红利;另一方面,它们可以和香港市场共同成长,增强中国整体的金融实力,也为更多内地企业的境外融资创造更好条件,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多资金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