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骄傲,中国北斗!
文章来源:金谷华夏发布时间:2018-12-29
在12月27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宣布:
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于今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北斗系统启动研制,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全球,先后建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按计划,北斗三号将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全球组网,35颗卫星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更高质量服务。2018年我国成功完成了10次北斗发射任务,共计布置了18颗卫星进入轨道。今年无疑是北斗建设史上最核心的一年,也创下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最快纪录。世界四大系统中,美国GPS系统最快纪录为一年6星,苏联/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为一年9星,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为一年6星。
北斗今年的建设速度是空前的,随着2019年继续布网剩余卫星、且前期卫星陆续度过调试期正式服役,北斗将彻底点亮全球。
想必会有很多人问起这个问题:成熟的GPS系统已经发展了30多年,商业规模化做得非常廉价、高效,为什么还要花巨额资金建设自己的北斗系统?
事实上,GPS本质是一个军用卫星导航系统,隶属于美国空军,常年保持32颗在轨工作。这个系统主要包含军用码和民用码两种信号。
GPS的出现,为人类战争史贡献了一个新词“外科手术式打击”,该词起源于1990年的海湾战争,GPS精密制导武器崭露头角。最典型的例子是原本需要数十架轰炸机、投弹数百吨才能完成的水坝轰炸任务,变成仅需2枚导弹在数百公里外突袭发射即可,甚至第二枚可以通过第一枚炸开的大坝缺口钻进去。后续战争中,各种精准打击的例子比比皆是。目前,美军除了子弹以外几乎所有会动的武器、装备、士兵都携带了GPS定位模块。
它对于民用的意义也极大。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定位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地图导航、共享单车、打车等,都依赖GPS。大型电网、金融交易、电信通讯等都需要星上原子钟精密授时。科学领域,很多研究地球重力场、磁场、板块运动、大气、海洋、冰川、自然灾害的卫星,都需要GPS系统帮助卫星精密定轨。大型基建工程,例如高铁、大桥、机场建设,也需要GPS标定。新兴技术中自动驾驶、精准农业亦是如此。
但GPS是不以你的利益为第一位的,它是以美国利益为第一位,无可厚非。作为运营者,停止GPS服务、增加干扰、乃至提供虚假位置服务信息,都具有可执行性,这不仅对于民用,对于军用更是致命的。
海湾战争给全世界“上了一课”,大家都深刻意识到卫星导航系统的巨大价值。
1993年7月23日,美国无中生有地指控中国“银河”号货轮将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运往伊朗。并以此为由关闭了GPS导航系统,迫使其停止航行。随后,我国“银河号”被扣留长达3周,被迫中止正常航运长达33天,全体舰员断水、断粮,生活陷入困境。
“银河号事件”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卫星导航,我们一定要自主研发出来!
北斗来了,我们一大核心技术,终于可以不再受制于人!
北斗全球系统的建成将促进卫星定位导航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更深度融合,促进大众市场的发展和产业升级。
中国北斗迈出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预示着北斗导航应用、终端、系统、芯片等相关产品将在2020年之后定型批产,随着北斗应用的进一步拓展,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也将持续受益。
北斗全球系统的建成将大大提升中国软实力水平。
当前世界,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最终取决于科技。事实证明,军事落后会挨打,技术落后同样会挨打!
过去20多年中,中国航天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实验阶段开始走,逐渐实现区域有源定位(2004)、区域无源定位(2012)和全球无源定位(2020),这就是北斗一代、二代和三代,逐步掌握独立自主的核心技术。
今年,中国航天人更是用1年10箭18星100%成功的结果,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了新的优异答卷!
骄傲,中国北斗!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金谷华夏基金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