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守护着你一生的财务健康!
文章来源:金谷华夏基金发布时间:2020-02-04
01
理财规划,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打理前程,是事业生涯规划,打理钱袋子,是对收入和支出进行规划。就是要解决个人或家庭财务不健康的状态,让自己的生活和财务更加健康持续的运转。现代人的财务是否都会面临不健康或亚健康的状态?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所谓财务的不健康,指的就是影响人生和家庭幸福的重大事件,不能确保从当期收入中支付。
到底有哪些大事能影响财务健康呢?这不由你我个体的意志决定,而是因时代变迁而造成。
遥想我们父辈当年,整个社会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基本上不需要理财。
我们算一笔简单的账,当年我们的父母,在我们同样的年龄,收入比我们低得多。
很多父辈回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便是城市里的处级干部,一个月的收入也就是50块钱,生活却感觉游刃有余了。
到了今天,我们先不要跟处级干部比,一个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要求的起薪也是三四千元了,跟80年代初的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相比,成长了一百倍左右。
再看看物价。据老一辈的回忆,八十年代的广州,1斤大米是1角5分钱,今天就算买最好的大米,就是四五元,上涨比例也就是30倍左右。

收入成长了上百倍,基本生活物价只涨了三四十倍,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仍捉襟见肘?
如果我们仅考虑生活成本,就算考虑了通胀,我们现在的收入,支付生活费用也绰绰有余了,生活品质应该更高,我们的生活应该比父辈更潇洒,显得更从容,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原因在于,我们父辈当年,虽然收入少,但政府统筹了大量的“剩余价值”,同时也把我们人生中能够影响财务健康的大事,全部“承包”了。
02
影响你人生财务健康的大事
首先是“四座大山”:教育、养老、医疗、住房,再加上抚恤制度。
>>> 抚恤制度
所谓抚恤制度,就是过去对于军人、国企、公职人员等,如果他们身故的话,国家会对遗属有一定的救济政策。也就是说,即使父母去世了,厂里也会管孩子的读书、家属的生活等,现在已经没有了。
在八十年代,家长可能会对孩子这么说:“孩子啊,你要努力,将来只要能考上大学,学费国家全出了。一定要努力啊。”如今,家长可能会对孩子这么说,孩子,你要努力,不管你有没考上好的大学,你都要努力赚钱,你要买房、买车,还要养老、娶老婆...没有一样不花钱呐!
>>> 住房
“我的父母从来没有担心过住房问题,因为我的父亲和母亲的单位各给他们分了一套房。
从来没有担心过医疗的问题,我从小都是用父亲的名字在医院里看病,百分之百的公费医疗。
父母也从来没告诉过我,将来需要我来帮他们养老,因为当时我的父亲说,只要他不咽下这口气,这个厂里就要一直管他到死。”

然而所有的事情都在九十年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革、房改、医改、养老改革,“狼”来了!虽然我们的收入扣除通胀,依然比父辈有了大幅成长,但是我们面临的生活往往更为紧张了。
随着住房改革,所有的公费分房都取消了,越来越高企的房价,成为压在年轻人心头的大石。
>>> 医疗
以及现在的城镇医疗保险能够负担多少,相信大家多多少少有点概念。
今年开春一朋友患流感,高烧,留院观察半天,花去一千多大洋。而医保,仅仅报了一两百元。
我还记得小时候生病都去的小诊所,打一针,开几块钱的药。这可能就是医疗改革带来的巨大变迁吧。更别说一场重疾,会给家庭带来多大的财务冲击。
>>> 养老
现在除了医疗改革之外,我们这一代人还面临养老的巨大压力。